为充分发挥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了解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拓宽联系和服务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渠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根据市委要求,结合实际,我市将普遍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促进代表委员作用发挥。 规范建设,稳步推行。人大代表工作室以“建室架桥强纽带、水城代表听民声”为主题,以“联系民众、倾听民声、沟通民意、服务民生”为宗旨,把握好加强人大代表工作室硬件建设、制度建设的各项要求,把握好“乡镇(街道)全面建、社区村居重点建,实现全市室站全覆盖、五级代表全进驻,制度规范化、活动常态化”的总体目标。 搭建桥梁,解决诉求。突出代表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代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宣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沟通情况、反映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真正把人大代表工作室这一平台建设成为党委政府与群众交流的沟通站、民情民意的收集站、群众难事的化解站和法律政策的普及站。各县市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大胆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各富实效、更接地气、更受欢迎的人大代表工作室。 加强领导,高效运行。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和组织实施这项工程,建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县市区人大制度,指导帮助县市区人大建好人大代表工作室。4月底前,各县市区人大将建成3-5处试点人大代表工作室,6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小小工作室,为民大作为。将工作室设到选民家门口,推动代表与选民面对面、心连心,实实在在地了解民意、为民办事。”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市人大常委会将定期调度,及时通报各县市区人大代表工作室建设进展情况和活动开展情况,年底还要对全市人大代表工作室建设使用情况进行总结观摩,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