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不负时。走进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工人在紧张地忙碌着,到处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一股百舸争流的项目建设激情扑面而来。 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国家确定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相继推出新一轮的中央预算内资金投放,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强弱项。我市抢抓机遇,快速响应、精心组织、主动对接,积极向上汇报,尽最大努力争取国家支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基础、增后劲。目前,我市207个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申请额度475.5亿元,项目个数、申请额度均居全省第4位。 “专项债券项目申报通知下达后,我市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立即将通知精神传达到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和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力争最大限度获得上级支持。”市发改委主任孙玉臣介绍。我市坚持把项目储备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环节,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十四五”发展、做强服务业谋划储备了一批项目,形成了“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四个一批”良性梯次推进格局,为项目申报打下基础。 专项债券申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3月7日、21日,我市分别召开会议,围绕“10+2”重点领域,对债券提报项目逐个细化,逐个讲解,提高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申报精准度。各县市区、各部门全力以赴,连夜组织开展项目初选、手续完善、填报入库等工作。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被推送到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得到了省发改委的充分肯定。 为继续做好债券发行和项目推进,我市成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推进工作专班,下设专责工作组,由各副市长任组长,分类帮包推进,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项目主管部门坚持在一线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项目单位依法合规加快专项债资金支付使用,分解量化项目建设任务,倒排进度、挂图作战,快速形成实物工作量。 |